在中国辽阔的乡野之间,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默默耕耘——驻村干部,他们带着满腔热血,肩负使命,奔赴乡村一线,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然而,做好驻村干部工作并非易事,它要求驻村干部具备独特的素质和策略。
深入一线,倾听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驻村干部的第一课即是放下身段,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落,与村民交朋友,做知心人。只有深入群众,了解他们最真实的诉求与困扰,才能制定出贴近实际、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力。
精准帮扶,靶向施策。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驻村干部需精准发力,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帮扶策略。无论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还是改善基础设施,亦或是提升村民文化水平,都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的背后,是对乡村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整合资源,联动各方。驻村干部不应只是“孤军奋战”,而应成为链接各方资源的桥梁。要善于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激发乡村内部潜力,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态势。资源整合的过程,考验的是驻村干部的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
文化建设,涵育乡风。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包含精神世界的丰富。驻村干部应重视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组织文化节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等方式,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塑造健康向上、和谐包容的乡风民风。文化是灵魂,有了文化的滋养,乡村振兴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长效机制,持续赋能。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驻村干部需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通过培养本土人才、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探索集体经济新模式等途径,为乡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确保乡村振兴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排头兵,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血浇灌希望,共同绘制一幅幅更加美丽壮观的乡村图景。(贵州省剑河县观么镇人民政府:张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