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心系“农事” 解好“农忧”
时间 :   2024-09-24 23: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红梅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系农事,解好农忧,在希望的田野上与人民群众一起绘就和美幸福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全力守护“希望田野”。“民以食为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牢记于心,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努力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要经常性深入生产一线,靠前指挥,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抢抓农时、助农秋收,将红色力量注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解决协调粮食生产的各类问题,积极应对粮食安全的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关键时刻能站得出、用得上,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全力建设“和美乡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要根据当地情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向村民大力宣传政策,鼓励大家争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引导者、监督者和实践者,一起建设和美乡村。


全力共赴“幸福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秋收冬藏,广大农民时时刻刻都在辛苦付出,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伟大成就都离不开亿万中国农民的辛勤汗水与奉献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对农村人口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要根据当地实际,聚焦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培育产业,鼓励农村领军人才、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努力实现“一村一品”,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与群众一起共赴“幸福图景”。(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人民政府: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