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初冬,漫步在新疆库车甬库振兴村,园林绿地花木仍未凋谢,小河碧波盈盈,柏油路宽敞整洁,葡萄长廊两侧民居一色白墙黛瓦,一盏盏崭新的路灯映入眼帘。环明湖水系,文化礼堂、研学中心、风格民宿区、非遗手工艺展销区等文旅设施布局有致,一步一景,皆在画中。
而就在4年前,甬库振兴村的前身“乌恰一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糟心”村。“以前我们村子房屋破败、河道污染,没有什么经济发展,村子里都流传一句俗语,‘土墙房,没有粮,嫁女不嫁一村郎’,年轻人都想逃离这里。后来,开始治理村镇垃圾堆放,通过电网改革、农房重建一点点改变家乡的环境,短短几年的时间,村子一下子变了,现在美丽的环境不仅使我们自己人受益,还吸引了大批的游客。”70多岁的佐然古丽老人见证了乌恰一村的改变,回忆起来,老人更是喜笑颜开的深情讲述。
甬库连心 电力赋能美好生活
坐落在龟兹故地、天山脚下的库车市乌恰镇乌恰一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道路上积尘翻滚、摩托车轰鸣声由近及远,叫嚣着塞外风土人情的粗犷与野性。2019年,在国家对口援疆政策下,宁波第十批援疆干部接过重担,带着一腔热血和援建项目,开启了宁波奉化滕头村与库车乌恰一村的血脉相连,从此,乌恰一村多了个名字——甬库振兴村。
借鉴乡村振兴的“滕头经验”,甬库振兴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形式,集零为整,带动一二三产阔步向前。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国网库车市供电公司乌恰镇供电所按照村援疆指挥中心的发展蓝图,因村制宜,第一时间为村内量体裁衣设计线路改造规划图、路灯安装规划,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改造配电线路16千米,新增布点台区4个,加快护表轮换,解决了甬库振兴村用电设备老旧严重、户均容量不足、低电压等严重制约乡村发展的难题,充足的电力极大满足了村子经济发展和群众用电需求。
“空中的‘蜘蛛网’不见了,以前家里的动力电关键时刻总掉链子,现在也不用担心电压不够了。”电线迁改让路、变压器箱景观化等行动“融电于景”,管线入地规范架设,乡村更加“纯净”。谈起电网改造升级给生活带来的“惊喜”,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从“晴天一脚牛屎,雨天一腿污泥”到如今的“鲜花庭院,洁净村道”;从“黑灯瞎火”摸路步履到“奇光异彩”满街串巷,这是甬库振兴村的蜕变与新生,也是乡村振兴电力赋能的一处缩影。
服务连情 盐碱地种出“小海鲜”
“今年收成好,多亏了电力保障给力,就是在这立冬天,咱这供氧泵能24小时连续供氧,电热棒也能持续加温,用电从来没出过问题。”即将进入冬至,乌恰镇新疆丰和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水产棚内,已经迎来“出虾季”,养殖户姜生国一家喜笑颜开,一大早,便开始张网捕虾。
姜生国一家养殖的虾种为南美白对虾,属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他所在的合作社年初投资600多万元在当地挖池建棚,尝试对高盐度生活环境下的南美白对虾进行淡水养殖。通过数次循环试验,成功实现“海虾淡养”。现大棚虾池36个,已陆续投入虾苗500万尾,一年两季可养殖南美白对虾60吨,产值800万余元。“养殖对虾需要充沛的水氧量支撑,供氧机得持续供电。还有实现虾饵自动化喂食的全自动鱼塘投料机,以及能够在池塘上夜间照明吸引昆虫,为对虾提供天然食物,从而达到生态绿色养殖的水产养殖灯,这些设备时时刻刻都得用到电。”姜生国介绍。
在海虾养殖过程中,乌恰镇供电所台区经理为养殖户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积极护航“海虾淡养”在南疆打开市场,形成产业示范。供电所员工们主动深入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跟踪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用电情况和用电需求,专门对养殖基地的供氧机、饲料搅拌机等各个环节的用电设备、线路等开展排查,提供24小时保电服务。
“我现在都非常感激你们供电所员工,从大棚建立之初帮我们勘查用电位置,到水池的加氧、保温各环节,他们总能随叫随到,帮我搭手干了好些农活儿嘞”……当笔者问起‘供电服务怎么样’这个问题后,姜生国滔滔不绝,满眼感激的说道。
“盐碱地”成功种出“小海鲜”,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亦成为整个乌恰镇独具特色的王牌产业。
村网连岗 小网格释放大能量
2023年8月,库车市乌恰镇供电所与村委签订“村网共建”协议,完成“雪莲·光明驿站”电力便民服务点建设,借助已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点设立电力便民服务驿站,将办电云终端、缴费服务机等设备搬到百姓“家门口”,设置专属村镇电力网格员,打造“村组联络员”+“电力网格员”的“结对融合”式互嵌、推进“村组治安网格”+“供电服务网格”的“双网融合”式服务、建立“新时代文明驿站”+“雪莲·光明驿站”的“双站融合”式实践,全力推动“办电不出户,问题不出村”。
“我在大队微信群咨询办电业务相关信息,不一会儿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就在群内回复了我,并且主动致电,让我到电力便民驿站点办理业务,我一看,位置就在我家门口,原来办电交资料都要坐车去镇上,现在电力服务直接送到我家门口,而且还能帮忙收发快递,太方便啦!”村民麦尔丹提起电力便民服务驿站,连连夸赞道。
乌恰镇供电所的电力网格员定期前往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全时段服务村镇大事小事,累计为村民办理各项用电业务252件,参与村镇隐患矛盾协调会33场次。组织用电业务培训、安全用电知识宣传13场,村网党建联创联建5次。帮助村委协调化解电力矛盾4起,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网上国网e起节电”推广1521户。实现了百姓用电更便捷、村务治理更高效,逐步形成了“格间互动、网内联动、情谊深动”的乡村服务治理格局。
“电力便民驿站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家,台区经理的名头可不是说说而已,现在我们更加融入百姓生活,这些年服务地方发展,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成效,尤其我是一名党员,老百姓看到我为他们办业务、搞急修,都很感谢、也很信任我,大家称我们为“最美供电所”,这既是老百姓对我们电力服务的认可,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励,在美丽乡村振兴路上我们还将不忘初心,追光而行。”乌恰镇供电所所长沈辉说。
坚强的电网建设和优质电力服务,让乌恰镇村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一座座海鲜养殖大棚、全电气化景区、游乐场逐步开业,旅游金名片已打响,电力正在见证和参与甬库振兴村的蜕变重生,党建游园里闲暇聊天的群众,产业园区内非遗手工匠人正在精雕细琢,蔬菜大棚基地内的绿意盎然,一幕幕诗情画意……天山脚下再现塞外江南式风情村落,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幸福密码。(库车市融媒体中心:范波、刘雪梅、马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