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记者从新疆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四翅滨藜沙漠生态基地实地了解到,经过三年的试种实验,拜什格然木村沙漠地块成功实现四翅滨藜接种“沙漠人参”肉苁蓉,目前嫁接的220亩肉苁蓉已进入采收期。
深秋时节,走进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四翅滨藜沙漠生态基地,沟壑纵横的沙地间,四翅滨藜恣意生长,满目葱茏,而嫁接在四翅滨藜根系的一排排肉苁蓉,在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栽培管理,逐渐成型,五颜六色的肉苁蓉花也破土而出,花朵下的肉苁蓉形态各异,前来采挖的村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拜什格然木村四翅滨藜沙漠生态基地2020年5月份开始建设,教育厅驻村工作队引入了社会上的企业资金来做了平整沙漠,然后购买四翅滨藜的苗木接种肉苁蓉,经过两年半的建设,今年终于进入了采收季。目前我们经过试产、测产估计亩产能够达到450公斤到500公斤,预计今年的总产量可能会达到70吨到80吨的产量。”自治区教育厅驻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拥军介绍说。
自治区教育厅驻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拜什格然木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对村里的500亩沙漠地进行系统化治理,在植树造林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调研,寻求技术和资金支持,咨询有关荒漠治理专家到村作技术指导,引进四翅滨藜种植技术,在沙漠中发展产业,探索生态经济双收益的新路子。
四翅滨藜为多年生常绿灌木,耐寒耐盐碱,可用于做饲草,是治理荒漠的优选植物。而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拜什格然木村于2021年开始种植四翅滨藜,经过一年的栽培后,在其根部进行接种肉苁蓉实验,试种面积220亩,肉苁蓉寄生于四翅滨藜根部,从中汲取营养和水分,既能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环境,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药材种植是农民致富增收、改善农业经济的重要的引擎之一。基地建设之初,工作队带领群众平整土地,铺设滴灌带,播种施肥,在沙地间一块一块种,两年多来,药材种植初显成效。村里也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贯穿种植药材的全过程。如今四翅滨藜已覆盖了整片山丘,嫁接的肉苁蓉也达到了220亩。合作社500余亩的沙土地不仅富了社员们的口袋,还带动了本地群众的增收,每逢肉苁蓉收获季节,需要大量招工。
目前,肉苁蓉已经进入采收期,宁波援疆指挥部提供资金为村里购买了烘干加工设备,对采收的肉苁蓉进行一个初级加工,采挖的肉苁蓉在产地趁鲜加工,清洗烘干后切片,能够减少有效成分流失,保证了药效,在其药材道地品质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也主动参与到药材的种植、加工、生产。
为了延伸肉苁蓉产业附加值,拜什格然木村下一步将在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助力药农增收致富。(库车市融媒体中心:刘雪梅、歹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