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我的扶贫故事” 杨通贵:咋个都要把百姓的小事做好
时间 :   2020-12-17 20:2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黄平县旧州镇人民政府:张玉良)“通贵,我拿钱给你,麻烦你给我把养老保险缴了。”“通贵,我拿钱给你,麻烦你给我把合医缴了。”“好的,没问题。”忙的时候,老百姓都喜欢喊我帮他们做这些小事,但我也乐意为百姓办事。这些虽是百姓的小事,但对我来说确是大事,咋个都得做好。
我叫杨通贵,是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平西坝村的驻村干部、网格员两职务。为什么百姓都喜欢喊我帮他们办事?事情得从我驻村的第二年说起。
 
那是2016年冬天,8组76岁村民田庆英,她丈夫刚离开她才两年,儿子又“走”了。老来丧子,儿媳妇改嫁,这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留下一个12岁的孙子与她相依为命,生活真的和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这一伤心之事,触动着出身贫寒的我,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位老人解决困难。
 
于是,我就以一个驻村干部的身份出现在她老人家面前,安慰她,帮她写贫困申请书,做材料,复印身份证、户口薄。材料收集整理好之后,我把实情向村两委反应,并把田庆英申请贫困户的材料递交给村委会。很快就通过了村两委和村民主评议小组的评议,缺劳力,田庆英家两奶孙就进入了贫困户,享受了低保金、困难补助、教育资助等。
 
基层是党和政府事业的肥沃土壤,基层工作人员作为“耕种者”,就必须把事情办好,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
 
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光是给田庆英老人办事,我是平西坝村的驻村干部,就得为平西坝村的群众办事。驻村中,有事无事,我都喜欢到百姓家中去玩,特别是贫困户、无劳力户、老年户、残疾人家庭,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为老年人做社保认证。有时忙起来,都忘了自己是谁。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惫,不辞辛劳“傻干”工作的人,不图享乐的奉献精神,被平西坝村群众深深记在心里,打心眼里地把我当成了他们村里的人。
 
记得是今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10点钟左右,我网格区的贫困户雷安琴家养鱼房发生了火灾,等我接到电话跑到现场后,当地群众已喊救护车把雷安琴家一家三口送往医院治疗。第二天医院传来消息说,二个重伤,一个轻伤,需要高额的费用来医治。
 
高额的费用对于一个2018年刚脱贫的贫困户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我就和村两委领导跑县移民局(因她家是水库移民)、到县民政局申请救助。在县民政局得到的一次性2万元救助、移民局分两期送的1万元资助金,再加上她自己喂鱼贷款的5万元和亲戚朋友资助的救助金,都全部投入进去治疗,也无法救活她丈夫和她大女儿的生命。
 
在这钱去钱、人去人的情况下,我决不让我网格区2018年刚脱贫的贫困户反贫。于是,我就采取得一块好一块的办法,在平西坝村脱贫攻坚战友群中发出捐款倡议,很快就得到脱贫攻坚战友和村干部们的响应,我和村长给她家送去1480元的捐款。同时,我又为她家申请低保、给她推荐村保洁员岗位。通过我的努力,现在她已分享到党的关怀,成为一名光荣的村保洁员和低保户家庭。我相信,加之她承包的50亩鱼塘养鱼和她儿子打工的收入,稳住了不返贫,小康之路不会遥远。
 
驻村5年来,我为百姓做的这些都是些小事,虽是些小事,但我从这些小事上看到我曾经帮助过的缺劳力户、缺技术户,残疾人家庭、孤儿、因学、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分享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后脱了贫,现在能与那些非贫困户在小康大道上竞争赛跑,我由衷高兴。而且有些因学致贫的学生已上了中职、考进了高中、大学;有些贫困户还成了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养鱼大户,保洁员、护林员等。
 
每当有群众感激和称赞我时,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我只是国家扶贫大军中的一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为百姓服务,踏踏实实地做事,把基层工作融入到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无愧于党和政府交给我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