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的新文具盒有三层,能装好多文具,还是县里来的巡察叔叔送给我的!”11月14日清晨,一走进教室,河南省沈丘县范营乡孙庄六年级学生孙周鹏就兴奋地向同学“晒”出自己的新文具。(12月22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贫困如附骨之蛆,不断蚕食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治理则民兴国盛,不治则民败国衰。在扶贫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注意贫困地区、贫困户的相关细节,分析贫困地区区域环境,造成贫困原因,贫困农户状况,贫困农户思想。河南省沈丘县的孙周鹏小朋友能有如此大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河南省沈丘县领导将“精准扶贫”的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成效,切实从贫困人口的需要需求出发,从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要精干。基层党员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党组织是战斗一线部队,是基层贫困农户脱贫的希望。党员干部要努力提升自身战斗力,以饱满的信心、必胜的决心、奉献的忠心、坚定的毅力、创新的活力、顽强的生命力去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问题所在为导向,找准病根,解决问题,把干劲,拼劲,耐劲,忍劲用在实际工作上,踏实推进全面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
要精细。转变并提升思想认识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环节。要坚决改变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坚持以群众期盼为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给药”,精细区分、分病施药、分贫施策,不能盲目从众,要尽可能的培养贫困农户的创新思维,拓宽产业链,以产带产,勤劳致富,强化农户产业知识,提升农户专业水平,使农户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进行脱贫致富。
要精确。扶贫要准,脱贫要精。准确定位贫困根源,把准脉络,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要准确掌握基层贫困具体情况,摸清贫困户家底,细致排查贫困原因,针对性治疗、靶向给药。“精准”就是一对一、量身定制,说到底就是要适合,要政策适合地方,方针适用地方,方法适应地方,努力将上级的方针政策精确的配适在地区特色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摒弃在表面找病因现象,将脱贫工作瞄在点上,精在根上。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我们需要扶贫干部找准矛盾、因户施策,将希望之光带到千家万户,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