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凤庆县腰街彝族乡:李雪娥)近年来,凤庆县腰街彝族乡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建成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共有党员73名。搬迁后与原所在党支部阵地距离较远,参加活动不方便的问题困扰着安置点的党员们。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乡党委及时对安置点设立党支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结合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优化组织设置,新设立党支部1个,重新划片整合党支部3个,及时转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员党组织关系,确保脱贫攻坚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组织基础。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各安置点党支部通过落实“三项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好搬迁群众,让党员有困难找得到组织,让群众有困难找得到党员。落实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党员干部和搬迁群众结对帮扶,对安置点群众实行“一对一”“一帮多”的方式,帮助搬迁群众迅速适应新生活、发展产业、创业致富,通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电商培训,向群众宣传招聘信息、了解就业需求等,实现转移就业带动群众增加收入;部分群众通过自主经营杂货铺、早点铺等方式增加收入;通过政策性兜底,对无劳动力、重病、重学家庭户实行政策性兜底,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落实好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进新拆旧等工作做到党员每月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双积分制度,提升安置点人居环境。成立“红色爱心超市”,推行“农村家庭党校校长+红色爱心超市店长”模式,落实“党员积分制+卫生评比积分制”双积分制度,设置党支部公益性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旗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开展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安置点花更红、树更绿、环境更优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