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张玉良)“伯伯,工作在忙,也要保重身体呀。我晓得,您们是为我们这些孤儿、贫困户操劳,每天工作都要到晚上10点钟才下班。这两天天气渐冷,您老也要保重身体!”昨天,我收到我网格区一孤儿大学生的短信提醒,让我夜不能寐,拿起笔来,写了这篇文章,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我的驻村故事。
我叫张玉良,是黄平县旧州镇人民政府一位普通干部。为实现2019年全县减贫摘帽目标,2018年9月17日下派到平西坝村做网格员。按政府文件安排,我的网格区是6、7、8组,到村之后,平西坝村脱贫攻坚工作组多安排一个组给我,从网格区的3个组、增加到4个组,总户数89户增加到131户;贫困户从原来的35户,增加到现在的41户。接近退休年龄的我,二话没说,也没去计较什么,心里只是记着,我是6、7、8、11组网格员,就得为6、7、8、11组百姓服务。
驻村之初,面临贫困户档案资料整改的“紧急任务”,摆在面前的是“村情组情户情民情不了解、工作无头绪”的难题。为尽快适应网格工作,我白天入户摸底,晚上对照各项政策汇总梳理,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通过不懈努力,很快掌握了我网格区6、7、8、11组的组情户情和民情,按时按质地完成了第一项驻村工作任务。
在调查摸底过程中,我发现我的网格区有一户贫困户、一户非贫困户户主视力二级残疾和一户癌症患者家庭未享受低保,就积极与村两委沟通,教他们写申请书,让他们顺利地享受到国家的低保政策;并还为两户山地滑坡贫困户、一级残疾贫困户家庭的房子老旧和一户(三姊妹)无房户孤儿跑前跑后,根据政策,为他们办理了易地移民搬迁手续,让他们顺利地到冷水河易地移民安置点居住,同时,还让10户贫困户、3户非贫困户享受到国家的透风漏雨和两户无电视机的贫困户享受到赠送电视机的好政策。另外,在调查摸底中还发现,我的网格区老年人比较多,我就瘫痪的、聋哑的、患风湿的、刚出院的、行走不便的、近100岁的老人列出名单来,主动上门为他们做好黔东南州社保认证, 减少老年人走路不便的麻烦。
我就是这样长时间与他们接触,只要符合政策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我都积极为他们争取政策享受,慢慢地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很多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见到我就像见到本寨人一样高兴,老远就叫我驻村“告”张(告:公的意思,苗族对老年人的称呼。)您又来上班啦;我也能叫出很多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名字,我到贫困户家里早已不需要村、组干部带路了。
经过一年多来的交往,我为他们做了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早已成为6、7、8、11组大家庭的一员。对这4个自然寨里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都了如指掌,并分别制定了对应的帮扶措施。如今,我网格区内未脱贫的15户贫困户,通过努力,抓住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好时机,让他们享受到易地搬迁、民政兜底的好政策;争取到清洁工、护林员、村保洁员等岗位,让他们今年顺利地摘掉贫困帽。
看着每天都在变化的平西坝村,听着村民发自内心的谈论:“没有脱贫攻坚,我们农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自己也没有这样好的生活”。我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又感悟出村民的更大期许:驻村帮扶见成效,驻村“告”张,您继续留在我们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