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阿卜杜外力·阿卜杜克热木 刘泽昊)我们是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农资161班的驻村实习生。
为助力脱贫攻坚,将新疆农业大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体现到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实践学习中。2020年4月11日,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的35名学生来到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协助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始了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同班的阿力木·艾力,阿卜杜外力·阿卜杜克热木,米尔阿迪力·艾孜则,沙木哈尔·道吾来提克勒德和木热提艾力·艾麦尔艾力被分配到拜什艾日克镇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驻村工作队。
如今,四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告一段落。在过去的四个月中,我们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对村委会工作得心应手,都离不开驻村工作队老师们的悉心教导。现在的我们不仅成为了新疆农业大学“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得力助手,更是老百姓心中的“好巴郎”!
在这四个月中我们结合专业知识协助村民春耕夏收,和老师们走访入户了解民情,给村干部、村民上夜校讲授国语,整理贫困户资料档案,疫情防控期间做逐家逐户核实解决困难诉求等等。而对我们来说感触最深的还是帮助村干部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区划分与建筑物标绘工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前期每个阶段的准备工作都十分重要。
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有4个小组360余户家庭,普查区划分与建筑物标绘工作量较大,系统操作方法较复杂,村干部的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工作难度较大。但这恰恰是我们的强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完成此项工作仅用了4天时间。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一是不清楚每家基本信息,家中无人时必须依靠左右邻居和小组长才能完善数据。二是用笔记本电脑在户外绘图,笔记本电脑耗电快与偏远区网络差等困难妨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最终我们和村干部相互配合,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我们五名同学都不可避免的晒成了当地真正的“黑巴郎”。
通过四个月的实习,深深的感受到村民的淳朴和基层工作的不易,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作为家中的骄傲和希望,就必须拿出我们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在今后的实习实践和学习中,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努力进取,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做有远大理想和真实本领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