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 争做新时代文明学生
时间 :   2020-08-25 21: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条深刻警示。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代伟人毛主席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舍不得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都是教育的好教材。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树上的羽毛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他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这种高尚的行为习惯,快乐了别人,也满足了自己。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一些家庭富了起来,生活水平确实不断提高,这是家国之幸事。但是,一些人价值观扭曲,消费水平的提高,变成了奢侈浪费,甚至带来了一味追求金钱、享乐、挥霍无度的腐败风气。
 
《朱子家训》有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看看我们身边,很多同学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毫不感念这些都来之不易,学生间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爱劳动、懒惰自私、花钱大手大脚。向广告看齐,流行什么找什么;人情消费,向大人看齐,过生日胡吃海喝、送贵重礼品;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要看球鞋是不是乔丹的、运动衣是不是阿迪达斯的。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食堂,每餐过后餐桌上一片狼藉,到处是剩下的馒头、饭菜;水龙头只管开,不管关,用水后让其随意畅流。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让我们明白勤俭节约,感恩父母。祖辈们很多都经历过穷苦年代,他们更能做到勤俭节约,今天,如从小不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害了,害了父母,最后害了自己。让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孩子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开始,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争做新时代文明中学生。(大赵家高中政教处:郑传兴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