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谋振兴
时间 :   2021-03-17 10: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郭大寨乡  张一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郭大寨乡始终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集众智、聚合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全乡乡村振兴成果显著。
以党建强化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抓实党委班子、干部、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向心力。党委班子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每次会上都针对性安排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委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议事中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提高决策质量;党委班子成员之间平时坚持多沟通,做到思想常沟通、意见常交换、工作多配合、生活多照顾,确保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发挥好“领头雁”作用。二是抓实党内关怀制度。持续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共发放378名困难党员关爱资金95980元;规范使用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发放党员“创业致富贷款”48户280万元,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三是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凡召开党委会、职工会、部门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针对重点领域、关键部门,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做到时常提醒,常敲警钟,通过持续转变纪律作风,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促进管党治党向细节、向深度延伸,为建设美丽郭大寨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
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始终把绿色发展、 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实体经济, 不断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发展。以“一县 一业”示范创建为抓手,巩固发展传统产业,拓展发展区域特色 小产业,探索发展林下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乡累计种植烤烟1.067万亩,实现产量2.72万担,产值从2015年的325.8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09.38万元,实现税收690万元。建成泡核桃基地12.2万亩,实现年均产量8500吨以上、产值1亿元以上。畜牧业肉类总产量从2015年的3883.85吨增加到2020年的4817.3吨,畜牧业产值从2015年的6931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9634.6万元。花椒、百香果、澳洲坚果、魔芋等产业有效推进,累计种植花椒1500亩、百香果400亩、澳洲坚果6300亩、魔芋5956亩,百花齐放的产业效益逐步彰显。
以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打基础、破瓶颈、补短板、强支撑,着力抓好以“五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组道路硬化200.18公里,入户路硬化21600平方米,产业路开挖58.18公里,启动沪滇项目建设,组织干马村自然村通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活动场所建设17个,集体经济建设项目7个,建成敬老院2个。饮水管线架设137.3公里,水池建设340立方米,涵管安装6800米。完成房屋改造2940户,易地搬迁安置贫困户68户,太阳能路灯安装1189盏。完成团山村岩子头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郭大寨水库下闸蓄水,严格落实河(湖)长巡查制度,河道治理有序推进。
 
以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是不断加大村组干部后备力量培养力度,将村级后备力量14人100%纳入乡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由挂包党委委员“一对一”重点培养,抓实人才回引工作,摸排各村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将刘明雪等11名同志作为重点回引对象到村挂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二是不断加强教学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强化控辍保学,提高教学质量,全乡教育氛围不断浓厚,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3%,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3.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三是加强农业农村知识技能培训,开展茶叶、核桃、魔芋、蒲公英管理科技培训及农家菜烹饪等培训,切实增强群众农业农村知识水平,提高群众富裕增收的能力。
以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优化集镇管理办法和11个村村规民约,乡村全面联动,严处乱贴小广告等行为,扎实开展公路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垃圾收集设施和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完成11个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098户。郭大寨水库建成蓄水,雅琅河治理有序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一县一业”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达80%。
 
以精神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团山村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俐侎文化传承馆,挖掘传承俐侎文化;购置书籍充实农家书屋,专人管理,定期开放,拓宽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和广大群众的视野。农闲时节积极组织群众在活动场所开展打歌等娱乐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培育文艺队伍,组建文艺宣传队,传承民族文化。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完成“扫黄打非”服务点和乡级“扫黄打非”工作站挂牌工作,乡文化站、派出所、安委办、宣传办、综治办、教育办等相关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构建了绿色、文明、平安郭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