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胡南春)“武冈市医疗保障局进驻后,各个路口都有干群把守,进出凭临时出入证,不戴口罩不准过,不接受消毒不许走,防护措施牢靠得很,这才叫一个安全,眼看大半年过去,咱辖区一直保持零疫情状态,如此效果不容易啊!”7月24日,武冈市迎春亭街道迎春社区居民黄大婶“如数家珍”道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效好。
抓部署,把调研实起来
迎春社区共2299户10069人,辖7个居民小组,总面积0.86平方公里,坐落于全市商贸教育中心,境内有13个小区(封闭式3个),经营商铺90家。虽然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由于房屋结构密集、人车流动频繁,开放环境反倒是疫情防控短板。武冈市医疗保障局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武冈市医疗保障局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参与抗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一进驻社区才发现,境内不仅“既有自住户又有租赁户”、“既有常住户又有返乡户”、“既有上班户又有经商户”,还有机关单位、私营企业以及经商门店,如何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战略要求,对武冈市医疗保障局来说,无疑是个老大难问题。但是,医疗保障人不但没有因此被吓倒,反而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迅速与迎春亭街道、社区干部及居民代表共商阻疫大计,通过认真听取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志愿者等意见建议,迅速进入联络单位战时状态。
怎么打赢这一场无硝烟“疫”战,病毒在暗处,而广大医保人员在明处。具体怎么办?除了从2月13日接到市委指令开始,该局立即召开社区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在充分听取干部、组长、党员、志愿者等意见建议基础上,一致敲定划分6个网格,网格长全部交由社区干部担任,明确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为网格员,管控对象就是全体住户。如此这般,貌似撒下天罗地网一样高枕无忧。
抓落实,把干群动起来
深入了解发现,事情根本没有想象简单,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浏览琳琅满目的商铺,仰望拔地而起的大厦,从哪里开始查呢?在社区干部支持配合下,该局党组书记忽然灵机一动,在成功选举小区业主委员会和楼栋长之后,又成功设置13个疫情监测点,通过把所有居民纳入小区疫情防控微信群,想方设法引导群众筹备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从根本上筑牢群策群力和群防群控疫情防护墙。
如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质量,稳定保护零问题抗疫成果是关键。武冈市医疗保障局立即与迎春社区联合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出台工作制度,做好保护措施,安排专人值守。通过制作居民出入证等封闭管控措施,把许多外来车辆拦在门外不说,还坚决杜绝外来人员进入。该局机关支部书记黄湘英还带起在读大学生儿子参与防疫工作,而且这一坚持就是20天,干部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
为有效防范疫情,迎春社区辖内人员确需活动的,除了一律佩戴口罩、测温检查、备案登记之外,一律凭临时出入证通行进出,制度一出,少数群众起初并不配合。就在前三天,王阿姨认为自己身体棒棒没有问题,劝来劝去不肯办证,眼看家里没有蔬菜,想趁安全之机外出购买,不料被值守干部和保安拦在门内,最初冲关无效后,居然大骂出口,要不是该局局长一席话打动对方,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抓结果,把疫情“零”起来
为真正打造“无疫”阵地,助力社区战疫成果经久不变,该局除了采取班子成员联一般干部、一般干部联一般干部、一般干部联家属、主要领导联社区干部、一般干部联社区志愿者等举措外,还由局党组书记联合驻地街道办纪检书记组成检查组,坚持每天到各监测点进行常态化督查,甚至与社区干群一道冲在一线排查过往车辆和群众、走访调查居民,完全置安全隐患于不顾,为实现迎春社区实现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作出表率。
连续战“疫”6月以来,武冈市医疗保障局严格执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十条”标准,安排16名工作人员全天候值班值守,与迎春亭街道、迎春社区有关干群一起排查人员11000余名。其中“两史”人员137名(湖北返武人员26名,密切接触者111人)、湖北以外返武人员142人、购买发热药和咳嗽人员47人;实行“四包一”措施219人、“两包一”措施人员60人;开展居家医学观察对象279人、核酸检测117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张贴各类公告150份;购买口罩10000个、测温枪13把、84消毒液2件、酒精1件;督促红喜事停办12起、依规简办白喜事1起,化解矛盾纠纷7起。
“而今,虽然防控级别早已经从中风险降至低风险,但我们依然不会放松警惕,坚持与迎春社区干群并肩作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抛弃、不放弃,把继续保持零‘疫’态势作为当前今后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疫情不解除,我们不收兵,为全面复工复商复学等打下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医保人力量。”对下段工作,武冈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