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街彝族乡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纪实
清风网讯(凤庆县腰街乡教育办公室 杨金权)一直以来,腰街乡党委、政府心系学校发展,关注教师成长,关爱学生成才,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尽心尽力办实事,积极营造尊师重教、关心教育事业、支持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贴心解决教育实际困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彝乡教育优质发展。
一、解难题、办实事,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加强教育投入,关心、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善教育环境。2015——2020年,先后建设完成了以下基础设施:
腰街乡星源完小进校路、运动场包砍625m³,每立方米造价250元,投资15.625万元,建设所需用地土地流转1.2亩,每亩1.7万元,投资2.04万元,新建学校排污管道300米,每米造价35元,投资1.05万元;
腰街乡民安完小大门一幢8㎡,每平方米造价2000元,投资1.6万元,运动场围栏70米,每米造价300元,投资2.1万元,运动场包砍416m³,每立方米造价280元,投资11.648万元;
新建腰街乡复兴完小50方水窖一个,投资0.7万元,架设学校饮水管道1200米,每米造价25元,投资3万元;
新建腰街中学至新家园进校路一条,长148米,宽5米,建筑面积740㎡,每平方米造价120元,投资8.88万元,建设所需用地土地流转1.5亩,每亩1.7万元,投资2.55万元,架设中学饮水管道500米,每米造价30元,投资1.5万元,新建中学排污管道320米,每米造价50元,投资1.6万元;
为腰街完小扩建运动场所需用地土地流转1.3亩,每亩1.7万元,投资2.21万元,新增腰街完小用电专线一条,增设用电变压器一台,投资4万元;
架设腰街乡开明完小饮水管道1500米,每米造价35元,投资5.25万元;架设函关完小饮水管道6000米,每米造价25元,投资15万元;
新建密通小学学生活动场地33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20元,投资3.96万元。
近几年,党委、政府共投入82.713万元改善学校设备实施,努力为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有效提升了办学水平,为师生创设了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关注教师教育工作、关爱教师成长,营造风清气正、创新争优的教育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师是教育第一生产力”办学理念,关注教师工作、关爱教师成长,积极创设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的新格局。2015—2020年,党委、政府共组织开展教师评优选模活动5次,奖励先进教育工作者18人次,优秀教师52人次,尊师重教先进个人6人次,优秀校长1人次,发放奖励资金3.85万元;奖励先进集体6个次,发放奖励资金2.7万元。合计发放教育奖励资金6.55万元,肯定教师、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创建了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有效推进了我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团结一心谋发展,齐心协力抓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乡党委、政府抓教育发展是行之有效的践行,真正履行好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职责,推动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2016年度,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37所中心校第24名,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22所中学第14名,全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第12名;2017年度,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37所中心校第19名,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22所中学第10名,全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第6名;2018年度,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37所中心校第10名,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22所中学第13名,全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第4名;2019年度,小学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居全市77个乡镇第1名,位居全市649所学校第26名,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37所中心校第7名,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540分以上优秀人数20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居全市120所中学第6名,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22所中学第4名,全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居全县第2名。
长期以来,乡党委、政府对教育慎终如始、帮教育把脉定向、为教育加油鼓劲,聚焦人才培养,精准发力,注重人才培养,关爱儿童成长,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如既往的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坚决做到不让认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失学,通过临时救助、政策扶持,帮助贫寒学子顺利就学、圆梦大学,以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实现在就是服务未来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素质教育,为彝乡人才的培养提供不竭之力,为彝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彝乡贫困家庭早日脱贫创造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总之,彝乡全民素质的提升、人才的培养、逐年来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关心支持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为彝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是彝乡教育工作者放手大干教育的坚强后盾,是彝乡教育发展的强大依靠,是打造彝乡教育质量新高地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