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省中医医院传承创新发展论坛暨医院管理骨干研习班,于2020年9月26-27日在昆明胜利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促进全省中医院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医院跨越性发展,为全省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特色兴院”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何打造一个医院的特色,如何打选治未病,中医如何融入大健康,凤庆县中医医院院长梅晓云在圆桌对话上,就“大时代中医医院如何借势打造治未病新模式”作交流发言:
凤庆县中医医院治未病发展,由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凤庆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2015年,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人次从每天1-3人到现在每天服务100余人。现拥有技师32名,床位48张。设立健康咨询室、健康评估室、健康干预室。配置四诊仪、经络检测仪、脏腑功能检测仪、红外线热成像仪等20余种设备。开展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53项中医适宜技术,科室新增特色治疗项目7种(体重管理、雷火神针、火疗药灸、砭石治疗等)。食疗区提供特色药膳等46种。2020年1至8月份,完成中医非药物治疗20819人次,健康咨询1926人,健康评估1873人次。为患者提供中医体检数据和养生方案。先后有弥勒市中医医院、龙陵县中医医院等8家市、县级医院到院交流。年内共有12家市、县级医院共20名医护人员到科室进修学习。
梅晓云院长在圆桌对话上交流发言 “四个结合”提升治未病效果:
一是健康体检与治未病紧密结合。根据体检分析报告结果为体检团队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赠送中医治未病服务体验卡,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干预服务,由中医师、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对其进行饮食、情志等个性化干预,对干预效果跟踪随访。
二是食疗养生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将医院部分科室纳入治未病食疗特色服务,食疗区从上午7:30至下午19:00为各类人群提供特色食疗服务。例如:为妇产科提供红参汤、生化汤、当归益母草煮鸡蛋。为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提供芹菜糙米、藜麦燕麦、三豆粥、八珍糕、茯苓全麦馒头、艾草熏蛋等特色食疗。2020年1-8月份共服务15300余人次。
三是中医情志调摄与治未病紧密结合。设立独立的音疗区,定期对同种体质、同种疾病、相近症状的人群举行座谈会,普及治未病养生知识,相互沟通交流。每天在院内公共区域组织各类人群开展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操。
四是中医大健康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承担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187个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将中医治未病服务向乡村两级延伸,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的独特魅力。
凤庆县中医医院治未病新模式得到了参会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一致好评。下步工作中,医院将继续探索总结,坚持“特色兴院”,乘借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牢固树立“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的发展理念,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独特优势,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我们不忘初心,紧跟医改步伐,以独特的优势与西医医院错位发展、良性竞争,走好中医传承创新发展之路,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