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清风人物 >
清风人物
不负韶华的大山女儿----马行晓
时间 :   2020-06-09 18:0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新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新时代的光荣属于广大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今天笔者向全国的读者群众介绍一位扎根山区、情系百姓、奉献青春、践行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的“大山女儿”---马行晓的感人事迹。
 
今年刚满33岁的马行晓,是一名中共党员、女大学生村官。2008年毕业唐山师范学院。当年10月份,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唐山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被分到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深山区的河北省迁西县东莲花院乡西莲花院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11年来,她把山区当做磨炼意志的战场;把农村视为人生成长的课堂,把人民看做胜过父母的老师。立足农村、胸怀大业、激情满满、拼命干事,与村民一起同甘共苦,创新创业,硬是把一个无产业、无企业、经济落后的小山村,“拽”入了全县先进村的行列。
 
文章写到这里,笔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和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向大家通报一个非常“不吉利”的信息。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晓晓”的她,于2017年1月,竟然不幸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且已转移。一提起“癌症”二字,人们都会敏感地意识到:是死亡向她招手!然而,我们的“晓晓”并没有被无情的癌症所击倒,3月份做了第一次大手术,次年5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脖子上留下了一圈伤痕。试想,作为一个30多岁年轻漂亮的姑娘,心理要承受怎样的压力!全家像塌了房顶一样的悲哀,多年在外打拼创业的父亲被迫返回唐山:我就这么一个独生宝贝女儿得了这种绝症,哪有心事在外地继续再干下去?他决定洗手不干、专门赶回来陪伴侍奉女儿。当时,晓晓的儿子刚满三周,丈夫是一名钢铁企业工人,他咬紧牙关,一人扛起了全部家务。按说,晓晓得了这样的绝症,应该拉着架子回家安心疗养,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也会同情理解和全力支持的。可晓晓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手术刚满一周拆完药线后,她若无其事地从容返回工作岗位,并恳求领导绝对保密,不要把她的病情告知大家,更不能不让她坚持工作----这种把工作和事业看做比宝贵生命还重要的崇高精神境界,这种钢铁般的坚强毅力和决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和敬仰吗?
“干工作是我最大的乐趣!”晓晓返岗以后,正值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她所在的工作组负责东城峪和董庄子两个行政村。她想,农村换届是一项艰巨复杂、难度较大的政治任务,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党组织建设,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丝毫马虎不得,必须发扬民主,把群众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和农村和谐稳定。于是,她每天都是早上5点就到村,走家串户、炕头座谈,征求村民建议和意见,天天忙到晚上六、七点钟。由于连续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在董庄子村妇女主任第二轮选举完成后,她竟然晕倒在了自己的宿舍。同事们得知后,抱着她的头痛哭着劝慰她说:“你不要命啦?大家都为你担心啊!”“没关系,我吃点药就能缓过来!”就这样,晓晓咬牙扛着虚弱的身子继续跑前跑后的忙于工作之中-----说晓晓“轻伤不下火线”,似乎有些不够精准和贴切,因为她必定是做过两次大手术的“重症者”。我们只好用“铁姑娘”和“拼命三郎”来比喻她、形容她。晓晓确实当之无愧、名副其实!
 
令晓晓终生难忘的是,父亲的亲自送行和一路上的叮咛嘱咐,使刚出校门、离开城市、走进大山、融入农民的晓晓,从心底上有了坚强的靠山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有一首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意味深长、教子励志的京东大鼓----《送女儿上大学》。晓晓当初考上大学生村官报到时,也是老父亲像千千万万家长送女儿上大学一样,亲自把晓晓送到村里的。一路上,父亲语重心长地给闺女打气:“农村可比不上城市,尤其是山区农村,生活条件更是艰苦,你必须做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父母把你养大,国家培养你大学毕业,可得给家里争口气,给山区人民干点实事,山区人民就是你的第二父母,你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己的亲闺女。你要站稳脚跟、踏下心来,好好工作,锻炼自己,报效国家,千万别虚度年华呀!”父亲的叮咛嘱咐,晓晓铭记在心,立志干出一番事业来。
 
虽说安排为村主任助理,可是,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老主任认为,一个从城市长大、娇生惯养、什么也不懂的20多岁小姑娘,能帮我和村里干什么?一直不安排她做具体工作。而晓晓也非常理解老主任是对自己的关爱和体贴。想到老父亲一席嘱咐的话语和报考大学生村官时的志向、决心,晓晓主动作为,抢着干事,老主任走到哪,她就屁股后头跟到哪,甘当“小尾巴”。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虚心求教,努力和乡亲们打成一片。她利用闲暇时间,到村民家串门聊天、拉家常。谁家有大事小情、烦心琐事,她都主动帮忙、跑前跑后、热情张罗。仅两个月的时间,她把全村530户人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做到了心中有数,很快就适应了生存环境,进入了工作角色。老主任和乡亲们一看晓晓身上没有城市的习气和影子,都把她视为村里多了个“好闺女”。
 
山区人民的淳朴和勤劳,使晓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深深“爱”上了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尽管这里远离城市、交通闭塞、住宿简陋,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周边也没有小餐馆,进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一两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乡亲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我怎么就不能适应?连生活上的这点小小困难都克服不了,还想干出一番事业?自己就得笑死自己!”晓晓就是靠这种朴实的精神支撑自己坚持下去,奋力进取,一路前行。
 
村子落后面貌不改变,我当大学生村官不坦然。晓晓是十年前来到村里的。当时的莲花院乡是全县最“穷”的一个乡,周边的乡镇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靠铁矿开发“富”了起来,而唯独莲花院乡没有矿产开发资源和优势。晓晓所在的西莲花院村更是“一张白纸”。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没有特色产业、没有一家企业,全村的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打工,青年女子搞对象都选择“外嫁”。看到周边的乡镇都开矿致富,该村也疯狂地挖山探矿,把山体挖的遍地是大坑,最大的探矿坑挖得有七八米深、几十米宽,结果无所收获,乡亲们情绪十分低落。晓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乎夜不能寐、冥思苦想。
心灵一动,注意有了。晓晓通过学习钻研认识到,农民要致富,必须找准路,产业是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从村里的实际出发,在种养业方面寻求突破口。她向村委会大胆提出提议,能不能依托大片闲置山地发展核桃。当时,村干部和村民摇头,担心搞不起来。晓晓从发展核桃种植业的可行性、以及规划设计、近期投入到远期效益,都阐述的条条是道、有理有据。并先从村两委班子内部寻求支持、达成共识后,再回头深入细致地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群众看准了的事情准能干成。晓晓因势利导,马不停蹄去县里跑核桃树苗,赶赴农校请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5年的时间,使大片荒山如今变成了拥有8000余亩面积的核桃园,年销售核桃70万元以上,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今年核桃长势喜人,看到丰收在望的美景,乡亲们都异口同声地赞美晓晓是给他们种下“摇钱树”的拓荒者。
 
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今年的春节,震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残暴袭来。晓晓放弃与亲人的团聚,第一时间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作为 “智慧迁西综合指挥中心”的主任,她深感责任重大而他人不可替代。她立即组织中心全体人员,紧急投入战“疫”斗争,24小时坚守岗位。依托中心平台,发挥“天眼”和“天网”的技术优势,时刻监视城乡各个区域,严控流动摊贩和活禽野生动物交易,监控疫情排查卡点情况和市容环境秩序,及时驱散人员聚集316起,发现店铺门前人流量大43起,未戴口罩出行256起。同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自动捐款买来2000个口罩捐献给战“疫”一线的勇士,自己还捐助县公安局一次性手套2000只。
 
她带的集体团队个个精明强干、斗志昂扬。“智慧迁西综合指挥中心”,为打造山区和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活动先进县、最美中国旅游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撑。
 
目前,“智慧迁西综合指挥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是迁西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举措,已形成覆盖全县90%以上区域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和问题事件的闭环管理模式。截止目前,共发现社会各类问题15467件,并全部及时盯办、督办、整改、查处到位。“智慧迁西模式”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赞声连连。
 
为了保证智慧平台的有序运转,马行晓和她带领的团队以履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夜以继日地坚守。胸中有梦想,干事有激情。马行晓不愧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生命抗争、与癌症决斗的英雄。她的先进事迹将在国内广为传播! (许贵元)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