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清水河县纪委监委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弘扬正气,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形成纠治“四风”强大合力
深化突出政治监督。把政治监督的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政治责任清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台账,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治任务开展重点监督,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打造一线监督+信访举报深入发现问题,综合施策+精准处置坚决查处问题,通报曝光+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慑,以案促改+建章立制做实“后半篇”文章的闭环监督链条,推动作风监督成为常态。
创新拓展派驻监督。探索开展“清单式”监督,推动作风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迈进。深化派驻机构改革,选优配强派驻机构,建立纪检监察室指导联系派驻机构机制、纪检监察室与派驻机构监督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派驻监督质效。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形成正风肃纪高压震慑。紧盯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工作,严肃查处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集中时间、力量对“微腐败”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突破,确保问题线索清仓见底。全区第一、二轮大清扫行动交办问题线索共47件,全部按期办结。党的十九大以来,累计查处各类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1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8人,组织处理165人,通报典型案例29件。
以“三务”公开为抓手,构建阳光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细化“三务”公开监督清单,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样式、公开标准,完善工作流程,压紧压实“三务”公开主责部门和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全县109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三务”公开查询终端机,完成“三务”公开栏标准化改造提升。
以矛盾化解为抓手,让群众感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分组包联全县8个乡镇103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实现纪检监察干部包联村(社区)全覆盖。包联干部累计下访96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4条,推动解决问题127个。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力强化宣传教育。从2017年起,每年5月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以宣教月活动为引领,推动党风廉政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以清水河县涌现出的武汉鼎、云二召、蒙军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引导党员干部明纪律、正作风,提精神、勇担当。
全面深化以案促改。县纪委监委紧盯村组长、站所长、股室长以及关键领域、关键岗位重点人群,针对性选取我县近年查处的各类典型案例,以案为鉴,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重点领域重大案件,在做好警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大力消除腐败背后的制度机制弊端。
持续强化正向激励。今年在全县1903名“清风干部”中评选出8名“清风干部标兵”,并进行公开表彰,通过大力宣传和弘扬“清风干部”良好形象,全面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清水河县纪委监委: 张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