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 用绣花功夫做深做实包联监督
时间 :   2020-11-17 09:3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秦琴    杨鹏杰)初冬时节、暖阳高照,在距市区近30公里的沙尔沁镇牌楼板村,三五成群地村民聚集在广场大戏台南侧“三务”公开栏前查看着刚刚公示的本月各项补贴发放情况。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包联干部秦琴也扎在人堆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公开栏上的低保、残疾人补贴发放明细,村财务银行存款等各项收入支出,一边与上月的数据逐一进行比对,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
 
今年以来,开发区纪工委着力于民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紧密结合区情民意,聚焦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包联干部“监督再监督”的前哨作用,采取入村巡访、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督促辖区各级党组织、财政、职能牵头部门履行好主体责任,用绣花功夫做深做实包联监督,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贫困户刘玉团身患癌症,收入微薄、债务累累;赵环锁肢体二级残疾,无法务农……”翻开包联干部秦琴的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包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资料,也记录着她走村入户、逆向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力扶贫领域精准监督的点滴。
 
“于玉根,你收到每月500元的企业帮扶资金了吗?”“王二娃,六月份137.2元的光伏产业帮扶分红,你是通过什么方式领到的?”“赵圪卷,今年股份制合作社年分红1600元拿到了没有?”……自包联工作开展以来,类似这样的询问成了秦琴常挂在嘴边的话。
 
包联走访中,除了挨家挨户询问核实帮扶资金是否发放到位,秦琴还了解到很多贫困户不清楚领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钱、该领多少钱,于是她在把政府、社会、企业等各路帮扶资金纳入重点监督视野的同时,将扶贫政策的宣讲解读、各项帮扶资金的待遇标准等带进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地为村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六犋牛、西什拉乌素等村‘三务’公开栏不遮风雨、没有明显标志、不分类别……”不久前,纪工委通报了六犋牛等村“三务”公开栏闲置、无人管理等问题。包联干部张塔娜将存在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查实情找症结拿对策,尤其针对部分村民对“三务”公开究竟是“为谁公开、为什么公开”仍然不知甚解的问题,她和同事宋荣程一头扎进村里,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面对面和村民谈心谈话,给村干部再次充电蓄能、给村民一个明白。开发区纪工委也同步向开发区党工委和党群工作部发出日常监督提醒函,建议强化压力传导,压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
 
9月底,上级拨给老龙不浪村的3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到账了。“老龙不浪村常年无进账,这笔钱是否能花到位?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帮扶力量不够稳定,要防止返贫”。面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包联老龙不浪村的纪工委干部宋永红及时通过镇纪委调取专项资金使用台账,向村两委实地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后,及时提醒村支书,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公开公示绝不能少,确保将帮扶资金用到点儿上、花在刀刃上。
 
“在沙尔沁镇章盖营村,村民唐三某与周小某因为土地归属问题导致的矛盾纠纷已经持续多年,后来升级为相互举报上访,在当地反响很大。”开发区纪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说,“按照上级纪委监委关于‘上访变下访’活动的部署要求,开发区纪工委将以往的‘被动接访’变为主动下访、带案下访,着力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10月10日,开发区纪工委主要领导带队包联干部深入章盖营村,将当事人唐三某与周小某、村级党组织、村民代表、有关问题线索查办人员等召集一堂,针对双方多年矛盾纠纷的症结精准下药,讲政策、摆道理,适时打出亲情底牌,持续近3个小时的现场调解,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为确保信访积案化解到位,开发区纪工委还对当事人作了跟踪回访。唐三某激动地对包联干部秦琴说:“原本就是亲戚,按辈分周小某该叫我舅舅了。这回纪委把我们的矛盾彻底解决了,我也能放心地去城里干活挣钱啦。”
 
如今的沙尔沁镇,各包联村的贫困户均已脱贫,农业观光“壹号庄园”乡村振兴项目已经在老龙不浪村落地,牌楼板村股份制种植合作基地种植的朝天椒喜获丰收,贫困户刘玉团为村党委送去了锦旗,赵环锁媳妇的户口问题得以解决,顺利纳入低保……
 
年初以来,开发区纪工委包联干部累计下乡里程达3300余公里,深入25个村100余轮次,召开座谈会6次,走访群众近40人次,谈心谈话28人,发现问题61个,已督促整改问题55个,化解信访矛盾1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理问题线索量同比下降41%。处置问题线索23件,立案2件,组织处理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