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赛罕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数据监察中心)9月15日,在接到我区关于75名去世高龄人员领取高龄补贴和6名死亡残疾人领取重度护理补贴需要核查这一情况后,赛罕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对市纪委监委“智慧监督预警”指挥平台就比对民生领域惠农惠牧补贴资金数据发现的疑点数据进行细致核实。
经核实,75名去世高龄老人领取高龄补贴中,大学东路街道47人、中专路街道8人、大学西路街道4人、人民路街道3人、金桥开发区管委会3人、昭乌达路街道2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2人、金河镇1人、榆林镇3人、敕勒川路街道2人。6名残疾人死亡领取重度护理补贴中,昭乌达路街道3人、敕勒川路街道1人、大学西路街道1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1人。
根据以上情况,区纪委监委及时向各单位进行反馈并责成有关单位就存在问题进行核实。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调查走访发现,由于没有老龄人员生存认证系统,居委会对人口分离的高龄人员和残疾人的生存认证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证不认真问题,导致老龄人员去世不能及时发现。另外,各单位未能及时深入村(居)委会对从事老龄人员和残疾人生存认证工作的基层人员做到提醒,存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截至目前,其中16人已经追回款项1.89万元并上缴国库;13人将于本季度停发,目前各地正在追缴剩余59人多发出的资金部分。6名残疾人中均已停发。1人多发补贴资金217元已追回,并上缴区财政专户,另外5人多领补贴资金正在追缴中。同时区民政局、残联、各镇(街道)及时进行了整改,继续申请生存认证系统,加强对各镇、街道和村、居基层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将在10月30日之前对发出的资金进行追缴,上缴国库,积极堵塞工作漏洞。
民生问题无小事。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做到精准发力、精准监督,确保民生资金公平公正运转。同时也警示各单位干部职工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开展工作。各地区各单位也要充分依托高科技水平,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高工作质效,保障惠民资金精准发放,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