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特色兴镇觅贤能 ——麻城市三河口镇党委书记王四林走访返乡落户知青教授赵双运探寻乡村振兴路
时间 :   2021-03-05 09:56 来源 :   清风网 责任编辑 :   周满荣
清风网讯(通讯员:陈寒)
 
“5年,110亩,14000棵油茶,成活八成,大部分还已开花试果呢。”
 
“特色种植,特色兴村,这个头带得好。过几天镇里青年干部学习班开班,我再请你去授课……”
 
小院里,几个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3月2日上午10:00,麻城市三河口镇党委书记王四林、党委组织委员董波深入该镇舒家畈村大田铺,走访“返乡知青”教授赵双运夫妇,一起探寻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之路。
 
“回乡”的教授,助力脱贫
赵双运,武昌理工学院物流电子商务系教授,游学过新西兰。妻子,谭幸月,江汉大学教师。
 
这对1974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下放到麻城市三河口镇舒家畈农科所插队 大田铺的知青,与大山结下不解情缘。60多岁的赵教授退休后携妻子一同落户山里当起农民。目的是要把一身的本领和技术,回馈给当年插队落户过的地方,还有那里的村民。
 
回到偏僻的大田铺,赵教授按照40年前知青点的原貌,建起农家小院。2015年12月21日,他与43户村民签订了110亩土地流转合同,开始种油茶树,在贫困山区、贫困村开始新的实践!
 
《那诗,那梦,那远方》,赵教授的事迹各大媒体广为流传:种油茶、教技术;养土鸡、开微店;还开办贵妃鸡养殖基地,让村民学习养殖技术,帮助、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崛起的乡镇,砥砺前行
三河口镇位于大别山深处的麻城市东北部,由于历史、交通、地理等因素影响,发展质效、群众生活水平不是很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镇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基础建设大改观,群众生活大改变,如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差距。
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工作,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帮助群众发展野菊花、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以食用菌、野菊花、油茶为代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年发展食用菌150万棒、野菊花20000亩、油茶2000亩,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基础。
 
在锦绣三河合作社、康王湖农庄新增2个“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全镇25户72人边缘户、106户312人监测户进行动态监测,因人施策,实现帮扶全覆盖。
 
完成2793户8347人脱贫、12个贫困村出列任务,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并荣获2020年度黄冈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
 
该镇还将举办青年干部学习班,为全镇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助力。
 
振兴的乡村,百花齐放
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该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各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天麻、药用玫瑰等中药材种植,引进香菇、灵芝等食用菌栽培技术,扩大板栗、油茶等经济作物规模。
 
该镇利用优质的山水资源,策划休闲度假、户外拓展等旅游线路。借助良好的政策资源,争取G220国道延伸线等一批公路项目,实施了1万余亩的国土整治项目。
 
该镇还着力弘扬知青文化,挖掘知青精神,打造三河知青品牌,在当前教授回乡“千人计划”深入推进之际,借助老知青的智力优势、资源优势,为三河口镇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给三河口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今春,全镇紧紧围绕“麻城菊花、福泽万家”这一主题,将麻城万寿菊、三河野菊花打造成三河群众的“致富花”,把特色种植作为全镇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抓手,努力将菊花打造成该镇的“金字招牌”和特色名片。已成立专业合作社20个。拟在S206沿线将新引进万寿菊种植作为景观花、增收花进行,用实际行动绿化美化“麻三线”,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真是一花引来万花开。该镇已有饶文明等一大批脱贫致富典型,有金盘地村郭家大塆、汪家冲村梅家河等一批秀美乡村示范点,引领全镇乡村振兴、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谈话间,赵教授家又来了几位客人,舒家畈村村干部给赵教授送来了急需补栽的茶树苗2200棵……
 
新春伊始,三河口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忙起来,撸起袖子,栽果树,种油茶,修剪枝叶,千年古镇、偏远村落,焕出勃勃生机。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