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用实干带动干部 用真情赢得群众
时间 :   2021-01-13 13: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沙雅县人民法院:周瑞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人民法院驻红旗镇多勒昆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力常挂在嘴边的诗词,也是他开展各项工作追求实效的一贯做法。
 
驻村以来,张力抓班子带队伍、找岗位促就业、惠民生助生产,干部作风、村容村貌、干群关系明显转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夯实基础 建强村班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针对村“两委”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个别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弱,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差等问题。张力从帮带入手,推行工作队和村干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对一”“一对多”捆绑带培养机制,结成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互助小组,共同管理村民小组事宜,让村干部会上先报、遇事先上、难事不躲,形成思路一起谋划、工作一起推动、问题一起解决的工作格局,逐步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水平。
为解决村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的问题,张力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牧民夜校学习,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坚持“早派工、晚研判”前后半小时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通过课堂上提问、布置作业,不断巩固学习成效,如今,村干部已经初步实现办公全程国语交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张力指导村“两委”建立健全干部考勤、工作等制度,严明工作纪律,用制度管人管事,有效提升了干部精气神。针对无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张力严格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结合党员个人特点制定“政策宣传岗”“民情调解岗”“技术指导岗”等岗位,让无职党员自己认领,明确工作职责,并根据工作完成进度实行百分制赋分,做好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结排名,并将相应结果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村里报账员赛买提·热合曼原先写申请报告语言不通顺,文理层次不清楚,便向第一书记张力请教,张力先是找出公文写作要求打印一份给他,从申请书的标题、报告对象、申请内容到申请人逐项进行了解和讲解,先让赛买提·热合曼自己起草文书,张力对其所列文稿进行讲解和提炼讲述,又从文本格式、字体大小等进行规范,通过多次指导现在赛买提·热合曼能够独立处理简单的文稿。
 
经过张力和工作队的努力,村“两委”的工作越来越顺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高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攻坚克难 拓宽致富路
多勒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70人,人多地少亦无技能、家有困难不能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没门路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和复杂的工作局面,张力采取“实地入户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各支力量讨论研究”的方式,制定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于有就业意愿、无就业岗位的群众,联系种养殖大户、县内外企业就业,共转移劳动力754人;对于身体有病或家中有老弱病残幼的群众,积极申请公益性岗位8个,协助村委会自行开发公益性岗位5个。
村里的热合曼·阿布拉原先在镇里打零工,为能使其有固定收入,张力了解到三合公交公司需要安全员时,就带着热合曼到公司与经理沟通让其在海楼乡客运站工作。“我现在包吃包住,每月工资1800元,过了试用期,就可以拿到2100元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张书记帮助。”热合曼感激道。
 
张力积极宣传发展庭院经济、为庭院规划出谋划策,联系有养殖经验、种植蔬菜经验的农户当讲师,培训养殖和种植技术,鼓励群众收完小麦种植蔬菜,并且及时下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作,了解其种植蔬菜方面的困难,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和请教解决办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多数的群众种植了蔬菜,增加家庭收入。
当了解村里群众有创办合作社的想法时,张力会第一时间帮助其联系协调成立,并且在合作社发展商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艾则孜·艾合买提创办特色家禽养殖合作社时因办理手续繁琐,张力帮助联系县林业部门和地区林业部门,并在养殖区域的涉及方面给予建议予以参考。目前多勒昆村已有种植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农业服务合作社、特色家禽养殖合作社等4家,为本村务工人员提供岗位110余个,同时在张力和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合作社发展持续向好。
如今,村里的贫困户50户170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全村转移就业745人,自主创业人30余人,2019年村集体经济达到1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万元,人均收入16297.98元,较上年增长1560元。
 
真情服务 扮靓乡村容
以村为家,以情聚心。驻村以来,张力发现村子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辖区面积大,道路长,群众夜间出行没有路灯,造成很大的不便,夜行担惊受怕,易引发交通事故。
 
为解决这件事,张力积极联系镇党委、汇报原单位领导,与相关单位协商,最终从“访惠聚”为民办好事实事工作经费中拿出5.5万元,村集体承担18万元,为近7千米的主干道路装上了139盏太阳能路灯,让村子一下亮堂了。
 
“真好呀!村子里黑了一辈子,没想到路灯亮在了自家门口。”当灯光亮起的那一刻,老人站在路灯下看着路上的人影,高兴地合不拢嘴,孩子们背着书包跳步前行,说着天黑后再也不怕自己回家了。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力看着这一幕笑得很开心。他的名字也伴随着水通灯亮路建,深深地印在在群众心中。
 
为使亮光照到千家万户,让所有群众也能出门见到亮光、出行方便,张力又摸排统计需要安装路灯数、实地查看安装位置,积极协调和沟通,争取实现路灯覆盖全村。
 
在张里努力协调和沟通下,全长9公里左右的自来水管网完成铺设,6.1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修建完成,目前他还继续奔走于尚未铺设柏油的巷道和小道上,为了群众出行积极努力着。
 
如今,村里的灯亮了,水通了,路平了;两委的思路转变了,村民的钱袋子变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生活环境优美了,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高了……张力一直在努力探索本村发展的道路,实现更多的群众创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村里的环境更好。张力怀着梦想,继续奋斗,不负韶华,为实现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幸福宜居的新农村建设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