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风动地,严寒霜连天。
11月24日10:00,麻城市国营狮子峰林场,细雨菲菲,风寒料峭,可狮子峰村夏家冲却显得十分热闹。但见红横幅迎风抖动,红马甲往来穿梭。45名佩戴党徽的党员干部正傲对风霜,执铲挥锹,栽种油茶。
原来,这是敢打硬仗的麻城市国营狮子峰林场,在该场狮子峰村奏响了“油茶发展、产业富民”新号角:狮子峰油茶基地启动仪式暨党员干部参与油茶种植活动同时展开。
微创新,产业发展惠民生。
麻城市国营狮子峰林场下辖四个行政村,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民长久富裕,成了林场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狮子峰这个过去的重点贫困村,一直是林场党委高度关注的对象。林场党委深入该村,全力支持产业发展,富民富村。
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闻九乡”的狮子峰村,是由原狮子峰、夏家冲村合并而成,原夏家冲村不仅是重点贫困村、而且是库区移民村。这样一个有着549户2376人的大村,一个聚山区、林区、库区于一体,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的村,要发展,要腾飞,必须蓄势聚力。
在林场党委领导下,村党支部在做好疫情防控、道路修建、塘堰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基础上,依据村级实际,创新“党建+”载体,做活油茶林文章。
针对林区独有的适合油茶生长自然条件以及资源优势,发展油茶产业,既有效解决土地荒芜问题,又极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支部决定党员干部先带头,发展中坚力量,带动村民自主发展油茶种植。
微宣传,联系群众零距离。
油茶发展之初,不少村民认为,油茶产量低、单家独户式生产、市场狭小,大家种植积极性不高,很多村民已有的油茶林都“荒废”了十几年。
为此,狮子峰村党支部邀请林农专家实地调查研究作指导,配合林场党委班子成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油茶产业发展前景。还专门召开塆组会,向村民宣传林场及村里油茶种植规划。
通过宣传,有种植油茶基础和能力的村民充分认识到过去油茶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油茶品种差,良种推广少,经营管理粗放,多半处于人种天养的原始状态,所以导致产量逐年衰退,产业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水平差,茶油产品深加工处于发展初期等。
在党员干部的宣传下,该村“党建+扶贫”、“产业+合作社”、“生态旅游+发展”的强村富民思路深入人心。
微服务,基地扩展促和谐。
村民认识高了,种植油茶积极性就大了,林场党委、村党支部的服务多了、细了。
有能力种植的自己种,没劳动力的帮助把土地流转出来,租给能人大户种。对油茶种植户实行政策扶持,多种多奖补。对没技术又有种植意愿的农户,选派懂得种植技术的党员干部结对,从油茶良种选育、栽种、施肥、管理,直到最终的油茶籽采摘、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
还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狮子峰景区为推介平台,拟将茶油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全力打造“互联网、电商、微商+实体销售”模式,扩大油茶种植面积。
合作社经营模式按三个一分成: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得三分之一;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营得三分之一;村集体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三分之一。每年相应扩大基地规模建设,以每年15%规模递增,依托本地自然优势,实行集体规模更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方向,逐步提升村民经济收入,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和村民获得感。村民对油茶产业基地与狮子峰风景区融为一体,朝着旅游业方向发展,充满信心。
小事处处见,事事见真情。
狮子峰林场党委、场部以人为本,实干向上,筑牢绿色发展基础,扬帆启航,无限真情。微创新让村民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也使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延伸和加强,做活了“党建+”这篇大文章。
狮子峰下聚祥瑞,林场深处谱华章。
在狮子峰林场党委大力支持下,酝酿已久的狮子峰村油茶基地顺利开工啦!该村将库区边周家湾组、鲍家冲及大洼组居民的闲置土地进行入股,新扩展栽种油茶322亩,拟新种油茶苗25000株。村全体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栽种油茶12月24日全面开展。预计扩展面积1000亩以上,5至8年后年产油茶鲜果150万斤,实现年产值100万元以上。(通讯员:胡明洋 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