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强化党建引领 促“三治”融合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时间 :   2020-06-11 19:4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小湾镇人民政府;段红娇、茶学雷)近期,凤庆县小湾镇三水村党总支委员会推行“11225”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创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健全领导机构 强化引领作用
组建以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村级网格员、片区网格员为成员的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坚决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
 
落实一种工作方法 明晰村情民意
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工作法,以户为单位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定期分析研判存在矛盾纠纷、利益诉求、安全隐患,对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化解。
 
组建两支队伍 抓实联动作用
组建义务法治宣传队和义务护村队,发挥宣传治保作用。一是组建以驻村工作队长为组长、工作队员、村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法治宣传队,结合本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一些农村文艺骨干人员纳入法治宣传队伍,编排法治节目进行宣传,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规民约、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阵地相融合,把宣传队伍成为道德讲堂的主力军,讲好优秀人文故事,大力宏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改变当前教育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的局面。二是组建了以村综治员任队长、以小组网格员为主力的义务护村队,每天组织人员巡逻,重点整治交通违法、人居环境差、“黄、赌、毒”等农村乱点乱象行为和发现本村内的“好婆婆”、“好儿媳”、优秀学生等道德模范,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好坏“榜样”评比,逐步减少公婆儿媳、左邻右舍之间的矛盾,形成尊老爱幼,互相团结,邻里和睦的文明村庄。
 
健全两个制度 实现自我约束                                                                                                                                                                                                                                                                                                                                                                   
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两个制度引领,以顺口、易记、适用为原则,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以村规民约为主要依据,建立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红黑榜,提高群众自觉性,通过红黑榜、积分制管理,有效增强村民个人、小组荣辱观,远离黑榜名单,争上红榜先锋,做到有规矩、董规矩、守规矩。
 
推行五项举措 助推乡村治理
示范带动,确保整体推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采取压实责任抓推进、多方汇报抓项目、打造亮点抓示范,对表对位补短板。
 
狠抓集体经济,确保经费保障。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三水村建成村集体茶叶交易市场1个,肉类交易市场1个,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严惩严管“七类”人员,确保社会稳定。严厉惩处:酒后滋事,超速、超载、无证驾驶,聚众赌博、提供赌场等三类人员。严管严控:精神病人、涉邪人员、社区服刑帮教、在册吸毒人员等四类人员。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有章可循。修订完善了党建工作、村务工作、财务工作、综合治理工作四大方面48项工作制度。
 
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确保程序合法合规。聘请法律顾问进村入户定期开展“法律体检”,为重大决策事项、重大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制定、审查、修订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开展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树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