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从党史中汲取“看、站、豁”的精神养分
时间 :   2021-03-01 17:54 来源 :   清风网 责任编辑 :   周满荣
中国共产党党史,是无数革命先辈用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甚至生命写就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党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善于汲取“看、站、豁”的精神养分。
 
汲取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做到我将无我。在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住的窑洞里仅有一顶蚊帐算得上“奢侈品”;在解放战争时期,原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怀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是个共产党员,理由是其生活十分俭朴,一点不像国民党达官贵人的样子。正因为“与众不同”,共产党员很容易让人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被形象地称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善于汲取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甘苦、国家的兴旺紧密联系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汲取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做到敢于担当。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余部濒临绝境,军心不稳。紧要关头,朱总司令站了出来,“愿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他胸中的信心与激情像火焰一般燃起官兵斗志,部队冲出了重围;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普通士兵做到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要求“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指挥员带兵打仗都冲在前面,喊“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则往往站在后面,让士兵“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人心向背,胜负立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善于汲取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在艰难险重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干部群众“跟我上”,做到勇于担当,以上率下。
 
汲取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做到勇于拼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零号阵地半山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冲击部队受阻。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危急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在敌人火力凶猛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善于汲取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精神养分,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冲锋陷阵,做到勇于拼搏,兑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贵州省剑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张美铭)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