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立足职责,细化措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精准的监督措施、严格的执纪成效、有力的问责手段,在跟进监督、保障落实中,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护航脱贫攻坚完美收官。
把握“牢”“快”“硬”的标准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增强“使命感”,让思想基础“牢”起来。通过纪委常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各级党委、纪委监委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举措,切实打牢干部做实做细脱贫攻坚监督工作的思想基础,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脱贫攻坚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保驾护航。二是种好“责任田”,让审查质效“快”起来。印发《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执纪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信访受理组等5个工作组,建立扶贫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专门台账,实行建账、对账、销账、交账“四步工作法”,坚持快查快结,加大扶贫领域案件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三是织密“制度网”,让行为规矩“硬”起来。严格落实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和警示教育机制,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批次10人,发挥“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同时,健全完善考评机制,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赋予分值、量化考核,真正让监督严起来、规矩硬起来。
坚持“点穴”“清单”“智慧”监督措施,精准施策治理,保障决战决胜。一是点穴监督挖病灶。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抓,着力推动解决扶贫工作最薄弱环节、最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盯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开展“点穴式”专项督查,推进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仓见底”。三年来,旗纪委监委共受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49件,立案5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组织处理4人。二是清单监督抓整改。结合民生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大清查工作,采取征求群众意见、查看账目档案、深入村户走访、电话回访相关人员等形式,对各乡镇(管委会)2017年以来扶贫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虚报冒领、滞留闲置等违纪违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发现扶贫领域资金问题7个,针对存在问题开列问题清单,下发监察建议书5份,要求被监督单位签字确认、落实整改。三是智慧监督“云”护航。进一步发挥智慧监督的优势,运用“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实时对各乡镇、各职能部门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解决贫困群众诉求情况的公开公示工作进行监督。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深入查找扶贫领域雁过拔毛、挪用侵占、优亲厚友等问题,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目前,开展线上监督3422次,下达整改通知17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8个。
落实“紧”“快”“严”的纪律要求,严格监督措施,转变干部作风。持续在干部作风整治上下功夫,精准发力,向“慵懒散漫”亮出“红牌”,为全旗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一是压实监督责任链条,推动纪律作风“紧”起来。制定了《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包片、干部包村一览表》,将全旗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责任明确到村,进一步压紧压实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责任,紧绷“思想之弦”。通过下沉村组,贴身跟进监督,督促基层干部认真履职尽责,持续释放战时纪律作风“紧”起来的信号。二是紧盯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督战速度“快”起来。坚持履行监督首要职责,对照中央专项巡视“四个落实、八看”的要求,对全旗8个乡镇1个管委会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了两轮专项督查,下达整改通知书15份,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问题45个;按照市纪委监委关于脱贫攻坚旗县区互查反馈问题通知要求,及时向各乡镇(管委会)、各有关部门下达工作告知书1份、限期整改通知书14份,各单位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对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立行立改,督促整改问题25个。三是聚焦纪律作风督查,推动规矩纪律“严”起来”。从坚决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大局出发,聚焦干部纪律作风问题,从严从快督促检查,用战时纪律绷紧扶贫干部“规矩之弦”,倒逼驻村扶贫干部履职尽责。制定《关于关于开展驻村扶贫干部工作纪律作风的督查方案》,组成5个督查组对将军尧镇28个重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问题13个,下发督查通报1批次。(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袁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