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劳动教育课”应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
时间 :   2020-10-23 10:3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对锤炼学生品质、健全人格、促进健康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专门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个《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无疑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当今教育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学校和家长对德智体美劳这“五育”平行并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和正确摆位,甚至认为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甚至把学校日常的“体育课”误认为“劳动课”,体育锻炼等于“劳动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得分高、能考上好学校、将来可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就是最大的心愿。在城市,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农村,也基本不让孩子参与干农活儿,生怕影响孩子学业。这样,必然导致孩子远离劳动,几乎成了不劳而获的“书呆子”。由此可见,在一些青少年中逐步养成的嫌脏怕累、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了学校教育的突出短板。
 
实践证明,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教育”;脱离实践的教育,往往会走向“极端化”,导致“误人子弟”,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沦为“纸上谈兵”,最终一切落空。何谈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我们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切实抓紧抓好抓实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一是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他们懂得“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朴素理念。不论学校和家长,不仅要坚持科学灌输和合理说教,更要注重在实践中让孩子亲身感悟。有付出才会懂得珍惜和热爱。比如,今年在战疫中,宅在家里的孩子,尤其是大学生,不仅没有耽搁学业,还学会了做饭炒菜烹饪等实用技术,非常有成就感。话又说回来,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条件富足,劳动教育将帮助他们用辛勤付出、换取来之不易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可以改变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种“理所应当”的错误认知。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积累成就感,也会帮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坚毅自信的心理素质和文明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是注重孩子的多元智力开发和精心培养。上好劳动教育课,是一个从“空中”到“地上”、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众所周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需要实践来巩固升华。中小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对于形成注重实践的学习方法有重大意义。尤其跨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阶段,劳动实践对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涵养专业能力、熟悉产业动态、掌握新式技艺等方面空间更大、优势更多。要比学生到了毕业阶段才开始实习,集中进行劳动教育效果会更好、更大、更有价值。
 
三是健身强体彰显生命至上的思维理念。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对身体生长和智力发展十分有益,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和普通道理。对孩子而言,不仅让他们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锻炼,更要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校外各项义务劳动。这样,有利于学生体魄锻炼和视力保护。用劳动实践练就健康的身心体魄,是做好学问的必备前提,不可忽视和懈怠。
 
四是积极培养孩子的社会审美意识。劳动是人生快乐的实践过程。劳以育美,动以怡情。伟人早就描述过,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艺术,劳动创造美丽。而美来自于生活和实践。上好劳动教育课,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点滴小事中提升感悟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美感也会在汗水的浇灌下开花绽放,成为人生的一道美景。
 
总而言之,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有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牢文明向上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许贵元)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