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一首久传的民谣,道出西畴人的困境与愁苦。“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的恶劣环境,让西畴人民“穷则思变”,喊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的时代强音,干出了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不甘落后的西畴精神。
岁月见证初心,奋斗践行使命。不向贫困低头,不被艰难压倒,决不苦等苦熬,决然苦干实干,成为西畴人奋斗创造的坚实支点,贯穿于西畴人向劣境和贫困宣战的全过程。二十多年来,用錾子一点一点凿,用大锤一锤一锤擂,用双手一处一处刨,用血汗一滴一滴灌,年复一年,硬是把嶙峋石漠变成了丰美绿洲,一步一步甩掉贫困的帽子。凭着这样一股子干劲,找到出路,闯过了难关。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苦干实干,是党的活力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村民小组组长的李华明,组织动员村民集资出劳力修通岩头村最后一公里的进村路,退休后仍奔忙在公路建设第一线的原县长刘华荣,带领群众炸石造地的原县政协副主席王廷位,到身患乳腺癌仍带领村民修路致富的村小组长谢成芳、亲自到田间帮农民犁地插秧的原县委书记郑清宽,炸石造地惊心动魄的场面、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党员干部,都是奋战在一线、苦干加实干的缩影,凭着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向石漠化宣战、向石头要地,克服艰难困苦,创造奇迹。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了西畴精神之魂。我们常说,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庙庙会塌,靠神神会跑,一切都得靠自己。“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的男女老少自备工具,自带口粮,在“摸石谷”的石旮旯里炸石造地,没有任何人有怨言。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群关系血浓于水,一个个西畴故事,写下了“现代愚公”开山凿路新传奇,焕发出无穷的动力和巨大的创造力!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西畴精神,不等不靠、实干苦干带领各族人民谱写幸福新生活,共同致富奔小康。(临沧市耿马自治县四排山乡组织委员 张洁 )